ISO 26000标准
ISO 26000
近年,「企业社会责任」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,引起各方讨论。世界各地的消费者、公民、企业、非政府组织致力寻求一个可靠的方法,以便有效区分企业有否履行社会责任。
经多番协商后,国际标准化组织于二零零五年着手为社会责任开发一个名为「ISO 26000」的指导式标准。虽然ISO 26000建基于ISO 9000及ISO 14000标准而编写,严格而言,却不属于一个以认证为本的管理体系。
ISO 26000标准旨在:
- 协助组织机构履行社会责任
- 为整个组织机构提供可行指引,促使组织机构内部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
- 协助组织机构识别其利益相关方,并与之取得协调
- 提升社会责任报告和声明的可信度
ISO 26000将着重绩效、结果和改进,从而提升消费者对该组织机构及其活动、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和信心。此外,该标准或将借鉴于政府间一些实体性准则的代表性文件,以便贯彻于现有各标准和条约,而不产生任何矛盾。由国际非官方过程和组织机构所产生的ISO 26000,不会违反或削弱政府的合法权力,以便通过既定的立法程序以制订适切的实体性准则。
发展过程
负责制订该标准的工作小组阵容庞大,反映此议题引起了国际间广泛的兴趣。工作小组的成员来自四十九个国家的三百五十位专家,除国家级标准组织外,还包括政府、劳工、消费者、非政府组织机构、标准机构及高等院校等。
有着广泛代表性的工作小组将致力确保该标准的实用性,以及与现行各种标准的兼容性,而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专家比例相当平均。
首次工作小组会议于二零零五年初于巴西举行,界定了该标准的「基本原则」,而第二次会议亦于同年九月在曼谷进行,会上通过了该标准的「设计规范」,即基本框架或纲要。
该标准所涉及的设计规范包括:
- 组织机构所处于的社会责任环境
- 社会责任的原则
- 社会责任的核心主题及相关议题
- 履行和融合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指导,包括方针、规范、方法、问题识别、绩效评估、报告和沟通
何谓「社会责任」?
尽管社会责任获得各界的广泛关注,但有趣的是,目前尚未有被公认而具权威的定义。工作小组对社会责任所作出的界定,将有助取得国际共识,并采纳为社会责任的惯例。
在《企业社会责任:加拿大企业实践指南》中,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可理解为:企业如何将其价值观、文化、决策、战略和运营包含对社会、环境和经济的关注,并在组织内部建立更优秀的规范,以创造财富和改善社会环境。
由此引申,社会责任须符合社会、环境和经济的法例法规要求。在符合法规要求的基础上,社会责任还包括以下的各项承诺和活动:
- 公司管治与道德操守
- 健康与安全
- 环境管理
- 人权(包括劳工权益)
- 人力资源管理
- 社区参与、发展和投资
- 对种族人士的参与及尊重
- 企业慈善事业和员工志愿服务
- 客户满意度和坚持公平竞争原则
- 反贿赂和反腐败措施
- 问责、透明度和绩效报告
- 供应商关系,包括本地和国际供应链
ISO 26000 的应用
总括而论,各国政府对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社会责任标准甚表关注,基于其自愿性和市场主导的缘故,于全球市场中将代表长远公共政策的重要渠道,与传统规管模式并行。从作者的观点来看,尊重各主权国家通过其立法程序以制订自身的环境、社会和经济行为准则固然重要,但组织机构不论其运营地点,或在法治不完善、政府与法院的执法权力较逊的情况下,也应尽责和符合各项国际公认的标准。
由此可见,这个由具规模及高透明度运作的组织机构所制订的自愿性国际标准,无疑会成为社会责任全球框架中的重要部分。该标准将与各种现有的规则和机构相互契合,如联合国的《全球契约》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《跨国企业指导纲领》,以及全球报告行动计划组织的《报告指南》。
国际标准化组织拟订的社会责任标准实现了若干新突破:
- 联合政府间、政府、非政府组织、劳工、消费者、标准化组织机构及其他组织,以制订一个世界通行的标准
- 不仅适用于工商机构,所有组织机构均可应用
- 以非管理体系形式开发,旨在提供可行的指引,并不用于认证
- 很可能成为其他文件的衔接工具,如联合国、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和全球报告倡议组织的相关文件
鉴于上述的原因,ISO 26000标准将成为重要的管治工具,以解决二十一世纪全球所面临日益复杂的环境。
出台时间
在此文章发表的同时,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小组现正审阅ISO 26000的第一份草案。在取得国际间的共识和建议修改后,预计可于二零零八年公布。
TAG: